当“死亡”和“家暴”同时出现,就不再是一个常见的社会学问题,当“命案”和“刑事”共同定义,无论是故意杀人还是造成死亡的严重后果,都是杀人......
最初,是有网友反应河北沧州一男子金某家暴妻子刘某某致死一事。据消息显示,8月22日,受害人刘某某父亲赶到县医院急诊,发现刘某某脸部呈青紫色有伤。经CT检测,脑部有出血,肿块;肺部受伤,腰部骨折;已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有消息称,金某有长期家庭暴力行为,最终导致刘某某去世。随后不久,孟村回族自治县公安局的警情通报。
当拳头落下,严重的后果伴随着施暴的恶意一同出现,这就是一场在婚姻中再次上演的故意伤害。在这类恶性案件中,我们坚定的追责施暴者,同情受害者的遭遇,但以此为警钟敲响的并非是“不婚不育保平安”和反思“婚姻给人带来了什么”,而是,如何在法律的最大保护框架内,有效的处理婚姻中发生的问题。
01.
“杀妻案”再敲警钟
消息显示,受害人刘某与犯罪嫌疑人金某是校园恋情,中学时期就在一起,金某曾打伤刘某的追求者,在年少时就显露出暴力解决问题的倾向,是当地有名的混混。而刘某中学时成绩不错,为了与成绩较差的金某读同一所学校,所以更改了高考志愿。
两人结婚未出半月,金某便开始拳脚相加,女方家里上门讨说法,但被男方家糊弄了过去。那之后,家暴还是反复发生。
今年7月刘某曾向家人提及婚姻中有“第三者”,而这一次的悲剧发生也与“婚内出轨”有着绕不开的关系。
报道出现后,很多人不理解刘某「为什么不选择离婚」,从校园到婚纱,结婚就生娃,年轻漂亮家务全包,但却任人欺负,「为什么?为什么不离婚?」
这就不得不提到「结婚就生娃」。刘某21岁结婚,24岁诞下一名男婴。婚后从未工作过,这也导致她一直过着“掌心向上”的生活,在婚姻中非常卑微——要钱时会挨骂,花钱多了也挨骂。
所以即便是不想再忍受这样的生活,有勇气能够冲破地区的风俗习惯,但是孩子已过2周岁,自己没有工作,一旦离婚,自己能不能争取到抚养权?
退缩和犹豫好像变得没那么难理解,指摘和质疑的声音也可以弱一弱了。
02.
被困在婚姻中的“受害者”
婚姻里有钱没钱或许不是最大的问题,如何保住尊严和性命离场,婚姻中的问题有哪些解决的途径才该是公众的法律共识。
一、遇到家暴应该如何收集证据
遇到家暴时,收集证据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证据收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1
及时报警并保留记录
报警回执:遭遇家暴后立即拨打110报警,要求警方出具报警回执,这是证明家暴发生的重要凭证。
出警记录与询问笔录:警方出警后会制作询问笔录,详细记录暴力过程、双方陈述等,务必要求警方完整记录并妥善保存。
告诫书:若家暴情节较轻,警方可能出具告诫书,需妥善保管,这是施暴者行为的书面证明。
2
固定伤情证据
拍照录像:受伤后尽快用手机或相机拍摄伤口、淤青等伤痕,确保画面清晰,包含面部特征和受伤部位,有条件可使用尺子辅助标注伤痕大小。
就医记录:立即到医院就诊,向医生明确说明受伤原因为“家暴”,保留病历、诊断证明、医疗费票据等,医生的记录可作为重要证据。
伤情鉴定:若伤情较重,可申请司法鉴定,确定损伤程度,轻微伤及以上可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
3
收集视听资料
现场录音录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手机等设备录制家暴发生过程,或事后与施暴者沟通时引导其承认施暴并录音,注意保留原始文件,避免剪辑。
电子通讯记录:保存与家暴相关的短信、微信、邮件等,尤其是施暴者承认家暴或威胁恐吓的内容,不要删除。
4
获取证人证言
亲友邻居证言:告知亲友、邻居家暴情况,必要时请他们出庭作证或提供书面证言。
未成年子女证言:若子女目睹家暴,其符合年龄、智力的证言也可作为证据。
5
保留书面证据
保证书、悔过书:施暴者书写的保证书、悔过书等书面材料,需注明日期并妥善保管。
机构记录:向妇联、居委会、村委会等组织求助的记录,可申请调取作为证据。
二、没有工作,孩子超过2周岁
是否难以争取到抚养权?
并不是!
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的核心原则是“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若长期全职照顾孩子,与孩子建立了深厚感情,可通过提供日常陪伴记录(如照片、视频、学校活动参与记录等)证明自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法院会优先考虑孩子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稳定的情感纽带。
虽然没有工作,但若有其他稳定经济来源(如存款、投资收益、家人资助等),或能证明有能力通过就业保障孩子生活,也可增加争取抚养权的筹码。同时,对方支付的抚养费也能弥补经济差距。
若对方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如赌博、酗酒、家暴等)、工作不稳定或居住环境不佳等问题,可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举证,说明对方不适合抚养孩子。
尤其是当对方存在出轨行为,其也将因为其出轨行为,对抚养权的争夺产生不利影响。
若孩子外祖父母愿意且有能力协助照顾孩子,可提供老人的健康证明、书面证明、资产情况等,作为争取抚养权的优势。
表明自己有积极寻找工作的意愿和能力,或制定详细的抚养计划(如教育、医疗安排),展示对孩子的长远规划,有助于增强说服力。
三、被家暴者可以获得哪些保护
「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女联合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救助管理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申请临时庇护、法律援助等服务」
遭受家暴后,没有生活来源又无家可归的,可向当地的妇联组织申请入住反家暴庇护站,获得临时生活帮助。准备起诉离婚的,可向当地司法行政机关依法申请法律援助。
在田间小道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湖边各种花卉竞相开放
五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
置身于花丛中,感受着花香的熏陶
乡村里,田野辽阔,麦苗青青
03.
多一些同理 少一些质疑
杀妻案件中的很多被害人,或者是承受暴力的受害人常常陷入到了一种“无法离婚”的境地里,很多受害人在长期的虐待、暴力的环境中已经无力自我,他们的无法成为一个创造者去探索新的生活可能,作为他们的亲人、朋友或者仅仅只是普通的相识关系,与其指责受害者心理,不如尝试着去多一点同理,同理其遭遇的苦难,理解她的处境,理解、支持、帮助,这是促进受害者成长的唯一途径。
相信爱情,但不迷信婚姻,可以肆意去爱但不爱的盲目,在一段关系中,常常问自己,和这个人相处是否感到委屈、别扭、被贬低、没有价值,自己是不是感到舒服。一次一次的恶性事件,让我们不惧怕做最坏的预案,你的生命,比任何一段关系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