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京讼解读:最高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借款合同效力的裁判观点

来源:北京京讼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2023-11-29

  裁判要旨1:出借人出借款项给借款人的,因货币为种类物,且出借人与其实际控制的公司为不同的主体,即便存在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情形,也不能必然以此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案号:(2021)最高法民申7113号

  

  裁判理由:因钱为种类物,且A与B公司为不同的主体,即便存在B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也不能必然认定为A将该贷款出借给C公司。此外,C公司在原审中也未提交证据证明其在向A借款时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A是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给C公司,C公司也未对一审法院认定《借贷协议》的效力提起上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五条“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与待证事实无关联、对证明待证事实无意义或者其他无调查收集必要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的规定,原审对C公司调取相关证据的申请未予准许,并无不当。

  

  裁判要旨2:不具备向公众发放贷款资质的担保公司超出经营范围多次对外出借款项,并非偶然发生的正当民间借贷,其订立的借款合同无效。

  

  案号:(2021)最高法民申7906号

  

  裁判理由:出借资金实为A公司提供,A公司作为担保公司,并不具备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的资质。A公司超出经营范围多次对外出借款项,并非偶然发生的正当民间借贷,原审判决以A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为由,认定其以B名义订立的借款合同无效,并非以B系“职业放贷人”身份而否认借款合同效力,B的此项申请事由不成立。

  

  裁判要旨 3:借款人主张出借人为“职业放贷人”的,应当举证证明出借人在一定期间内存在多次反复从事有偿的民间借贷行为,出借行为具有反复性、经常性;出借目的具有营业性或经营性。

  

  案号:最高法民申139号

  

  裁判理由:A主张B多次反复从事有偿民间借贷行为,应认定为职业放贷人。就此问题,借款人主张出借人为职业放贷人,应当举证证明出借人在一定期间内存在多次反复从事有偿的民间借贷行为,出借行为具有反复性、经常性,出借目的具有营业性或者经营性。本案中,现有证据显示B在一段时间内所涉的民间借贷案件数量仅有2件,不能证明其行为具有经常性、反复性。B与C于2012年12月7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间的往来款项,涉及B与C签订的关于案涉项目投资改造的相关协议,不足以证实B非法从事放贷业务。因此,A主张B构成职业放贷人的理由不能成立。案涉《三方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协议合法有效,对当事人均有拘束力。

  

  相关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六)违背公序良俗的。


了解更多法律资讯可以关注公众号:北京京讼律师事务所

咨询电话:400-668-1131


推荐阅读